昨天是七夕,本应该聊聊爱情。
但我想和你们一起聊聊,一个更严肃、更隐蔽、更无奈的话题——家庭暴力。
暑期档又上了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我经过风暴》,是国内首部反家暴题材的电影。
(资料图)
和同期其它现实题材电影一样,它同样在短视频平台放出冲突性较强的片段用于预热,这点降低了观众走进电影院门槛,也降低了我们就这部片聊家暴话题的门槛。
片子中佟丽娅饰演遭遇家暴的徐敏,是一个在别人眼里有成功的事业,并且将家庭和工作平衡得很好的现代独立女性。和我们印象中那些深陷家暴的女性形象,存在着一个断档。
记忆中那些经受家暴却无力逃离的女性,大多居住在经济落后,民风闭塞的小城镇。在那里女性地位不高,是那种即便也工作也挣钱养家,回家依然要承担全部家务,被粗暴对待也无处伸冤的不高。
而徐敏的存在,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
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家暴的受害者,可以是任何人。
可以是女人,也可能是男人,可以是老人,也或许是小孩。
所有在家庭关系中处于下位者的人们,都可能一不小心就滑落到家庭暴力的深渊。
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每 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2.7 亿个家庭中,约 30% 的妇女遭受过家暴,每年有 15.7 万妇女自杀,其中 60% 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调查显示,家暴原因中,有 30% 是因为家庭琐事。
家暴案件中有 57% 是夫妻和同居伴侣之间的暴力。
家暴的普遍和受害人面对亲朋好友以及媒体的缄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配图《天水围的夜与雾》互联网上的家暴故事,有一大半都是第三视角转述的。
" 总能看到小姨衣服下隐藏的青青紫紫的伤口,问她,她就说没事。再问几句,她就只是哭,也不说话。"
" 劝我妈离婚,说了无数次,她总是说你爸在改了,人老了还是要有个伴。"
" 隔壁邻居家常常传来砸东西,叫喊的声音,隐约猜到发生了什么,偶尔在电梯里遇到又看到俩人说说笑笑,挺幸福的。"
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一 " 忍 " 字被中国女人做到了十成十,往往等到更恶劣的后果逐渐显露,比如像片中一样反抗中误杀,或是家暴致死,这个问题才终于获得被注视、被讨论的资格。
往往搭配的还有一句," 你怎么不早点说?"
这些沉默的受害者,真的从来没说过吗?
《我经过风暴》导演的创作谈里,就提到过发生在自己朋友身上真实故事。
收到朋友的微信,她被老公打了,赶到她家,当下报警,目睹调解," 夫妻吵架,都不要太激动 "。
遇到这种事,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向身边最亲密的人求助。
但亲密的人有时候提供的不是上岸的绳,而是和稀泥的棍。
" 这叫家务事,外人少掺和 "
" 你们小夫妻的事,内部解决吧 "
就像电影中佟丽娅的婆婆一样,可能自己也曾是家暴的受害者,但面对另一个受害者时,依旧选择站在了施暴者这边," 你忍一忍,熬一熬不就过去了吗?"
忍一忍,熬一熬。实在算不上一种反抗方式,顶多算一种赌博,和施暴者赌谁活得更久。
但现实生活中,选择反抗也不意味着能快速逃离地狱。
佟丽娅饰演的徐敏选择离婚,却因为没有足够证据支撑,因为孩子而继续留在危险的环境里。
到这时候,这已经是一种无奈的自我选择,自我阉割。
这是最不能被屏幕前观众理解的举动,这太不现代女性了。
确实,这更像发生在意识不到 " 家暴 " 是犯罪的人们身上。
" 爸妈打你,是为了你好,不然你怎么考上大学的 "
" 你出去看看,咱们村哪个女的没挨过打 "
" 打在你身,痛在我心,我每次打你都不好受 "
施暴者往往以爱之名,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暴力。
我国婚姻法《解释》第一条明确指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的形式有很多种,但除了明显的暴力行为,许多来自家庭成员的管控措施,不会被归类到家庭暴力,也不会被认定成违法行为。
最近小红书上火了这样一个求助帖,"我妈带着通知书失联了怎么办?"
讲述的就是博主朋友的妈妈不同意她去中戏读书,希望她在家附近读公费师范生,带着她的通知书、身份证、医保卡、学校要求存学费的银行卡、还有电子产品走了,只留下一张写着 " 对不起 " 的字条。
有媒体跟进了这个采访,后续是联系到了校方,成功交了学费和住宿费,开学时人到就行。
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在采访中,父母展现出的极强控制欲令人害怕。
初中时带她去看病,医生说没问题,妈妈却逼着医生开药;不允许她离开自家所在的区,和朋友约好出去玩走到一半被妈妈抓回家;不分场合地追着她喂饭,初中追到教室门口;盯着她填报志愿;以及打她。
" 关上家门,我妈喜欢打我。扫把、衣架、鸡毛掸子,她一个换一个地打。她的手腕上常年戴着一个玉镯和一个银镯,两个镯子碰在一起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每次打我时,碰撞的声音都特别响。"
配图《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而受害者活在窒息的爱里,虽然尝试向外求助,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很难做到和原生家庭彻底割席。
" 发了笔记之后。很多人怀疑我炒作,我一开始很纳闷,这有什么好炒作的。但翻着几千条留言,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过了 18 年的生活,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离谱。我原本以为妈妈只是控制欲强了一点。"
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暴力,比起夫妻之间的暴力,更难以界定,也更难逃离。
配图《天水围的夜与雾》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孩子在父母的控制之下长大,对世界的极大一部分认知都来自于父母,即便后来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觉察到了自己家庭的畸形,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找个机会远离。
远离之后,这段经历便被深埋在心底。
这可能是现阶段对抗家庭暴力最好的一种结局。
今天,想借着反家暴题材电影的热度,和大家聊一聊这个不太愉快的话题。
你是否经历过、或目睹过家庭暴力?
如果有,你是如何走出它带来的阴影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