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首播,在泰州兴化垛田中,节目主持人鲁健,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作家祝勇,影视演员高圆圆组成“山水小分队”,在劚岸、戽水、罱泥等极具特色的农事活动中,读懂里下河地区的人间烟火气。
“山水小分队”体验垛田农活
节目给泰州兴化千垛镇东旺村的第一个镜头,就宛如仙境。霞光漫天,油菜金黄,水汽氤氲。
【资料图】
而后船橹轻摇,行至一户农家小院,主人正在制作油炸龙香芋,香甜的芋头片挂上面糊,入油锅炸,隔着屏幕仿佛就能闻到油香。打开蒸锅,龙香芋艿蒸糕晶莹剔透,分外诱人。
这两道美食的原料龙香芋是兴化的地方品种,这种口感细腻、香味独特的芋头正是生长于垛田中。
“相当于是把河里的淤泥挖起来,为了疏通水道。”“我听说(垛田)在唐朝就有了。”“垛田里也要浇水吗?”在嘉宾们热烈的讨论中,他们开始了农活体验。
挥舞锄头翻地,在翻好的地里种下龙香芋。在垛田里浇水叫做“戽水”,虽然不用担水,但也是个体力活,人站在船中,挥舞铲子,将河水抛洒到垛田上。
罱泥就更是体力活了,要把河底淤泥捞起,然后抛洒到垛田上。这样既清理了河道,又培植了垛田,还顺道施了个肥。
“垛田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祖祖辈辈一代一代地把这种耕作方式延续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生活方式,变成致富的工具。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机会未来能够进入到这种乡村当中,去体验垛田得以保存下来的方式。”鲁健说。
垛田缘何而来
或方或圆、大小不等的垛田四面环水,各不相连,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海上小岛,里下河地区独有的景观垛田到底缘何而来?
这样从里下河的区位说起。里下河地区是江苏中部以海滩湖洼为基础的平原洼地,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南至运盐河(通扬运河),北至淮河入海水道。
隋唐以后,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的水流调控形成,为沿线广大地区提供了清水灌溉。宋范仲淹督修范公堤后,江淮交汇的清流环境使里下河地区农田得到进一步开发。
在明清时期水患愈烈、湖泊群逐渐淤垫的自然背景下,兴化人开河排水、围湖造田、挖泥堆垛。
总面积约52.88平方公里的兴化垛田,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历史悠久、类型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去年,兴化垛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垛田漂浮在水上,没有路、没有桥,来去只能靠船。垛田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所以这里不用牛、不用犁,耕作全部靠人工。独特的地理风貌,让现代化耕作方式在这里一直无法完整实现。所以,在灌排工程区域内,传统的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一直保留并沿用至今。
漂浮在水面上的块块垛田不仅改善了区域自然环境,也增加了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独特的水利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
垛田不能不提的美景还有闻名全国的千垛油菜花海。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每年清明节前后,盛开着油菜花的金灿灿、黄艳艳,与水景交相辉映,数千亩的油菜花海每天都吸引着八方游客。
文| 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
图 |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截图,部分图片由兴化市委宣传部提供
关键词: